河南省淅川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淅川县城灌河路406号
电话:0086 0377-69260907
传真:0086 0377-69260901
邮编:474450
公司主页:http://www.xcalu.com
公司邮箱:xcalu@xcalu.com
 
详细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政策

对“十二五”末期铝加工产业发展的预期

来源:[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2-10-06 10:37:39]

   我国新一轮的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已经开始。这个时期国家宏观发展环境的突出特点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样的形势要求所有企业、所有干部必须调整理念,整合资源,把财力、物力、人力、精力从长时期以来过度而单一的关注产能增长和企业扩张转移到关注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上来。我国铝加工材产量已经连续5年居全球第一位,但中国铝加工大而不强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针及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的各种政策措施,将有利于我国铝加工行业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加速实现从铝加工大国向强国的转变。根据新时期环境条件特点并结合我国铝加工产业现状,本人对“十二五”末期的产业发展做出如下预期:

  2015年产能将达到4000万吨,产量约3200万吨

  “十一五”末期的2010年,中国铝加工材产能已经达到2300万吨,产量2026万吨,产能利用率达到88%。应该说在目前阶段,中国铝加工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并不严重,市场经济本身就是过剩经济。由于市场需求旺盛,2006~2010五年间我国铝加工材产量的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9.75%,如果没有足够的投资支撑产能持续增长,就难于满足市场需求和使用户得到最佳性价比的产品。但目前过剩不严重不等于未来不严重。除“十一五”已经完成的投资之外,还有大量投资活动正在进行。目前铝加工在建项目近百项,总投资近2000亿元,潜在产能近千万吨;另有一批项目在规划和论证,预计“十二五”末期我国铝加工材产能将达到4000万吨。由于集中建设的高精板带材和大规格工业铝型材等产品产能会过剩,而市场消费的增长将落后于在投资热潮中产能的增长,“十二五”末期产能利用率会下降到80%左右,2015年产量约为3200万吨。

  平轧材与挤压材的比例将达到5:5

  “十一五”初期我国铝平轧材与挤压材的比例为3.8:6.2,而西方铝加工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为6:4。由于普遍认为铝平轧材比挤压材附加值要高,西方国家的产品结构更好,国家发改委2007年下达的铝加工产业政策中把铝平轧材与挤压材的比例调整目标锁定在6:4。实际上由于每个国家国情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都可能有不同的产品结构,这主要取决于市场。投资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而基本建设项目对型材的需求量很大,所以近几年我国两类铝材比例的演变速度极其缓慢。这里给出的5:5的比例,并非“十二五”末必须达到的目标,而是对可能出现的比例的客观描述,因为在建铝加工1000万吨产能中,约650万吨为平轧材。

  挤压材中工业型材与建筑型材的比例将达到5:5

  这也是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铝加工产业政策中曾提到的一个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十一五”期间由于国家对一般建筑型材发展设限,而工业型材产能,在高铁等项目发展刺激下,有了较大的实际增幅。截止“十一五”末,在挤压材中工业型材所占比例已经达到40%。考虑到目前正在购置、调试和试生产的大型挤压机有很多,在350万吨潜在的挤压材产能中,绝大多数为工业型材,所以到“十二五”末期,工业型材与建筑型材的比例达到5:5是可能的。

  平轧材中短流程铸轧工艺与传统热轧工艺的比例达到5:5

  与铸轧工艺比,传统热轧流程长,投资高、能耗和物耗高、生产成本高。虽然普遍认为热轧材比铸轧材性能好,但必须采用热轧工艺生产的只有航空航天铝材、罐料、PS版基、高端铝箔、合金厚板(铸轧板的厚度达不到)等几个品种,而这几个品种的产量还不到平轧材总产量的20%。也就是说,理论上讲,80%铝平轧材是可以用铸轧方式生产的。目前我国铸轧与热轧的比例为3:7,西方发达国家只有2.5:7.5,还不及中国。这是因为,他们的工厂大部分建于七十年代,那时候铸轧工艺还不成熟,尚未工业化。在当前提倡节能减排的形势下,应大力推广短流程工艺,这个5:5是必须要努力实现的。

  高精度、高附加值板带材主要品种的自给率达到70%

  高精度、高附加值板带材主要指航天航空用高合金化中厚板、特薄合金板带、模具用高精度中厚板、车体用合金板材、印刷用高精度PS和CPT版基、双零铝箔及坯料、计算机磁盘芯片等,目前自给化率只有30%左右。其中热轧罐料最近几年解决得好一些,自給率也只有50%。随着一批高精板带项目在“十二五”期间陆续投产,高精产品自给率较低的问题会有所改善,但要达到70%的自给率水平,还是有相当的难度的。

  利用电解铝液直接铸造加工坯料和实施铸轧的比例达到加工坯料总量的40%

  在铝加工材坯料制造中,与传统的铝锭二次重熔相比,用电解铝液直接铸坯可节电700千瓦时/吨,减少烧损1.0%,综合成本降低约700元/吨左右,而且可以减排。发达国家使用电解铝液直接铸坯的比例已经达到70%,我国目前只有25%。作为“十二五”期间重要的节能减排项目,这项工作已经全面铺开。8月份,协会在郑州召开了会议,意在以河南为试点向全国推广。此项目需要解决电解铝液作为商品所涉及的产品标准和重量计量等技术性问题,但真正的难度还并不是在技术层面上,而是大量的生产协调和上下游利益合理分割。

  铝加工资源中再生与原生的比例达到2.5:7.5

  充分利用再生铝,不仅能够缓解资源紧张,而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发达国家原生和再生铝的比例已接近5:5,我国只有2:8,在“十二五”计划制定初期,曾经提出过将这一指标定在3:7,从最近刚刚开过的全国有色金属行业科技大会披露的信息看,这个指标被调整为2.5:7.5.客观地讲这个指标难度不大。随着国内消费的铝材达到自然报废期的量越来越大以及国家循环经济建设的推动和全民素质的提高,上述指标有望在“十二五”时期内实现。在再生金属生产中应严格注意认真掌握技术,严格控制工艺规程,注意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

  节能减排技术大面积推广

  由于铝加工吨材能耗只相当于铝电解的十分之一,有害物排放总量也低于电解铝,所以过去铝加工企业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远不及电解铝企业。实际上铝加工节能减排的空间和潜力都是很大的。除前面已经提到的“电解铝液经混合炉直接铸坯”以外,“十二五”期间铝加工节能减排方面,需着力推广的技术还有:“蓄热式熔炼炉和蓄热式加热炉技术”、“铝熔炼炉烟气脱硫技”、“铝合金长铸锭加热剪切技术”、“铝型材固定垫挤压技术”、“铝挤压材在线气、水淬火技术”、“铝板坯快速铸轧技术”、“多机架热连轧板卷技术”和“铝型材表面无铬化处理技术”等。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铝加工产业变得更节能、更清洁,更有利于持续发展和向强国转变。

  铝加工装机水平普遍提高

  目前我国铝加工装备及仪器仪表的设计、制造水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铝加工材向高精度、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在现实条件下,装备水平的提高要十分强调科学发展、实事求是,不反对两条腿走路。短期内国内尚不能解决的宽幅轧机、多辊轧机、多机架连续轧机、高精度拉弯矫、高精度剪切机组和高精度控温的连续退火炉以及测厚仪、板形仪等精密控制设备,该引进就引进。当然我们也反对不实事求是、不做调查研究的盲目引进。大部分挤压产品加工设备、单机架轧机和部分多辊轧机、非连续退火炉、一般精度的拉弯矫等完全可以在国内解决,从而节约投资、降低风险和减少财务费用。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最根本的工作是加速推进加工装备国产化,尽快结束高精设备和控制仪表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地区差异进一步减少

  在我国与铝加工世界强国的差距中,除技术、装备、技术经济指标等问题外,在产业结构方面,企业规模太小、产业集中度差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我国铝箔材、铝型材企业平均产能分别为1.5、1.6万吨;板带材情况稍好,也不过1.9万吨,这与俄罗斯和日本铝板带企业平均产能13万吨,美国平均17万吨相比,差距十分明显。企业规模太小使我们难以参与国际竞争和降低市场风险;难以推广先进技术和降低制造成本。这个问题的形成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个体和民营铝加工企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有关,解决起来困难重重。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增量部分和存量部分同步动作。设想“十二五”期间通过新建项目和原企业兼并重组,使企业平均产能进一步扩大,产能超过20万吨的较大型铝加工企业超过30家,其中至少包括10个煤—电—铝—铝加工产业链项目;与此同时产业发展的地区差距进一步缩小,中西部地区铝加工产业快速发展,产能达到目前产能3倍以上。在所谓产业链建设中,切忌概念炒作,只为吸引眼球、诱惑政府重视和外部资本金进入。只是上下游产业都孤立地摆在那里并不是产业链。要把上下游产品及相关企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实行统一规划、同步发展;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减少行政环节和管理费用;在相对平等的维护各工序产品生产积极性的前提下,局部利益绝对服从整体利益,产业链优势才可以得到充分演绎和发挥。

  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大,铝加工材应用领域全面拓宽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2011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将“交通运输工具用主承力结构用的新型高强、高韧、耐蚀铝合金材料及大尺寸制品”列为鼓励类产品。与此相关的超大规格铝合金宽厚板、汽车用铝合金板、汽车热传输用铝合金复合材、舰船用铝合金板、普通列车车体(包括运煤车、油罐车等)铝材、集装箱用型材和板材等与交通运输相关的铝合金材必将首先成为“十二五”新产品开发和投资的热点。另外在部分产品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市场背景下,为释放过剩产能,其他一些新产品、新应用市场的开发也会引起更广泛的关注。比如目前国内自给率只有50%的罐体用热连轧宽薄带材、太阳能用铝材、印刷用高档铝材、高档铝合金装饰板、新型、多功能建筑型材、个人轻便车(自行车和摩托车)用铝合金材及部件、全铝合金造城市过街天桥、家用铝箔等。当然这其中应用量最大、前景最被看好的就是汽车用各类铝材的开发推广。

  新材料及新工艺研究将给铝加工产业更大支持

  由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针的确定、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以及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发布,“十二五”铝及铝合金的新材料、新工艺研究工作将有更好的运行环境。承担研发任务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部分铝加工企业,将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环境条件及所配置的科研经费,高水平、高效率地开展研究工作。“十二五”铝及铝合金新材料研究的重点是围绕交通用铝和航空用铝展开的,涉及的基础研究及工艺研究内容非常丰富,各有关部门已经通过各种支持渠道做了一系列安排布置。这些安排的目的是逐步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交通运输用铝合金产品和技术体系,自主创新发展新一代航空铝合金材料,最终构建我国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研发体系,支撑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不断提出的高性能铝合金材料需求。

  “十二五”铝合金科技发展规划的实施无疑会对铝加工产业的技术进步、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升级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近10年来铝加工产业重要技术进步成果的推广以及铝加工企业在铸坯、挤压、轧制、热处理、表面处理、模具等所有环节的技术创新活动都将更加活跃。

  可以预见,“十二五”末期我国铝加工的整体技术水平会有较大程度的提升,产品品种将更加丰富,高新产品的自给率大幅提高,我们与铝加工强国的差距将极大缩小。

下一篇:取消铝合金出口关税并不意味放松对铝行业发展的抑止

上一篇:铝电解企业MES的整体分析及其构建